聚焦凤翔脱贫攻坚 | 自强自立,贫困户变身"潜力股"
编者按 人无精神不立,国无精神不强。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彻底摆脱贫困,首先就是精神脱贫,扶贫先扶志,只有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,才能真正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,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,提升自主脱贫能力。
去年以来,凤翔县围绕激发内生动力、提高贫困户“造血”功能的目标,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、扶智与扶技相结合的思路,策划了一些活动,评选表彰了一批致富能人,树立了先进典型榜样,营造了勤劳致富的大环境,提高了脱贫质量和效益。
日前,凤翔宣传干部走进贫困村组,选取部分脱贫攻坚激发内生动力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,微报特予转发,敬请关注!
图|县委宣传部新闻与网络组
5月17日中午,凤翔县南指挥镇西指挥村委会2楼会议室里,一场现身说法的报告会吸引了全村里的贫困户。
报告会上的主角是本镇东指挥村1组贫困户曹红军。
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户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这么多人,并且会议室里不停的有掌声响起?
带着种种疑问,笔者在报告会之后,和今天的大明星曹红军聊起了他种猕猴桃的故事。
34岁的曹红军以前和村子里众多青年人一样在大城市打工,照顾脑梗后遗症的母亲,料理家中事务,都由父亲操持。他一直做着“操手掌柜”,小日子照样有滋有味,一切井井有条。
2015年平时身体状况一直很好的父亲,突发肾病,先后辗转宝鸡、西安等大医院治疗。“钱花了一大滩,还欠了四万元外债,但是最终人还是不在了”曹红军说。
料理完后事,家里的好多事都摆在他的面前:母亲时刻需要照顾、年迈的大伯两口需要照料、两个孩子还小妻子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……
一下子从“操手掌柜”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当家人,曹红军很迷茫,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。
“那个时候感觉有点喘不过气,整夜整夜失眠,家里的6亩地,一年到头才挣二三千块钱,不打工就没有收入,如果出门打工家里怎么办”
连续几个月闷闷不乐,心事重重。
帮扶干部、镇村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,一次次上门谈心。
“帮扶干部安监局的刘欢,每次上门都给老人买吃的,有次还给了老人500块钱,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呀!”
既然现在出不了远门,待在家里也能干点事。
在后院养过猪、在县城卖过面筋……
此后,镇上组织的技能培训、专题讲座,他都积极参与。
“2017年在镇上组织技能培训的时候,我听镇上雒书记说,我们这里适合种植猕猴桃,而且镇上引进的外地大企业规模化种植已见成效。我心动了”曹红军说。
回来后,他便向外嫁在眉县的姐姐进行了详细询问,还通过朋友了解了这几年的市场行情。
有了目标,曹红军又恢复了往日的生龙活虎,说干就干,在镇上干部的协助下,获得贴息贷款2万元,2017年11月栽了4亩猕猴桃。
在他的精心管理下,猕猴桃成活率达到90%。
“作务技术、销售渠道不用愁,现在都已经联系好了”对于前景,曹红军充满信心。
“这几天,我流转了同组的6亩土地,打算秋上再种6亩”
他和现场的群众一起算了一下将来的收入账。四年后保守估计猕猴桃每年毛收入能到9万元,纯利润就有6万多。
曹红军给我说完自己的故事,就急着去自己的果园里清理杂草了。
“思想转变很重要,我们村上这次请红军现身说法,就是为了让群众了解咱身边的事,带动群众改变老观念,鼓励他们发展新产业”西指挥村村委会主任高军利告诉笔者。
完
【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投稿请发至县委宣传部信息与传媒组邮箱
fxscbjb@126.com
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